铸铁的分类及焊补特色
工业中常用的铸铁含碳量在2.5%-4.0%,还含有少量的锰,硅,硫,磷等元素。按碳存在的状态及形式的不同,分为白口铸铁,灰铸铁,可锻铸铁及球墨铸铁等 。
铸铁在铸造过程中经常发生气孔,渣孔,夹砂,缩孔,裂缝,浇不足等缺陷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超负荷,机械事端及自然损坏等现象,应根据铸铁的特色,采取相应焊补工艺进行。铸铁焊接很少应用。
铸铁焊补主要是灰铸铁的焊补。
铸铁焊补特色:
(1)发生裂缝,包含焊缝开裂,焊件开裂或焊缝与基本金属剥离。
由于铸铁的焊接性能很差,因此焊接方法和焊接资料的挑选,选用正确的焊补工艺尤为重要
焊补铸铁的方法有焊条电弧焊,气焊,钎焊,CO2气体保护焊和手艺电渣焊等。焊缝成分可分为铸铁型焊缝和非铸铁型焊缝,因而焊接资料可分为同质资料和异质资料,种类许多。根据铸件预热的温度,可分为热焊(600-700°C),伴热焊(400°C)和冷焊。热焊和伴热焊选用同质焊接资料,大电流连续焊或气焊。冷焊要用异质焊接资料,小电流,断续,涣散焊,并选用焊后当即锤击焊缝,焊接应力等工艺办法。别的可用栽丝法防止焊缝剥离。
(2)发生白口。使焊缝硬度升高,加工困难或加工不平,焊补区呈白亮的一片或一圈(指交融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