螺旋绞龙的磨损问题,一直困扰着很多输送行业的朋友;随着人们对堆焊技术的认可,通过耐磨焊丝进行绞龙的尺寸恢复,已成为了诸多朋友的选择;作为耐磨焊丝厂家的专职人员,我将站在实际操作的角度和朋友们分享,使用耐磨焊丝修复螺旋绞龙的操作步骤,具体如下:
一、修复前准备
设备与工具准备:根据耐磨焊丝类型及修复工艺,准备合适焊接设备,如气体保护堆焊设备需配备对应气体。同时准备好角磨机、砂纸、钢丝刷、锤子、锉刀、测量工具(卡尺、千分尺等)。
耐磨焊丝选择:依据螺旋绞龙磨损类型、程度及工作环境选焊丝。磨粒磨损选高硬度、含耐磨合金元素(如碳化钨、铬等)焊丝;腐蚀磨损选耐腐蚀合金焊丝(如不锈钢焊丝、镍基合金焊丝);若多种磨损并存,选综合性能好的焊丝。
螺旋绞龙检查与清理:全面检查磨损部位,测量磨损尺寸、深度,记录磨损程度与范围。用钢丝刷、角磨机去除磨损表面铁锈、油污、氧化物等杂质,使表面露出金属光泽。用砂纸打磨清理后表面,提高焊接结合力。
安全防护准备:穿戴好防护服、防护手套、防护面罩等,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,有必要的防火措施。
二、修复操作过程
打底焊:对磨损较深部位,先进行打底焊。调好焊接电流、电压,使电弧稳定,保证焊缝与母材良好熔合。采用较小焊接电流,降低热输入,减少变形。运条要均匀,控制好焊缝高度与宽度。
填充焊:打底焊完成并冷却后,进行填充焊。适当增大电流、电压,提高焊接效率。分层堆焊。每层焊完,用锤子轻敲焊缝,释放应力,防止裂纹。注意层间清理,用钢丝刷或角磨机去除熔渣、飞溅物。
盖面焊:填充到接近原尺寸时,进行盖面焊。调整焊接参数,使焊缝表面光滑平整。控制焊接速度与角度,保证焊缝成型良好,无咬边、气孔等缺陷。
磨损边缘过渡处理:在磨损部位与正常部位交界处,通过堆焊或打磨,使修复部位与原部件平滑过渡,避免应力集中。
三、修复后处理
表面打磨:用角磨机、锉刀等工具,打磨修复部位,使其表面粗糙度、尺寸精度符合要求。打磨时注意避免过热,防止影响耐磨性能。
质量检验: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查焊缝表面,无裂纹、气孔、夹渣等缺陷。用卡尺、千分尺测量修复部位尺寸,符合设计要求。有条件可进行无损检测(如超声波探伤、磁粉探伤),确保内部质量。
应力消除:对修复后的螺旋绞龙整体或局部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,消除焊接残余应力,提高结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。
试运转:将修复后的螺旋绞龙安装回设备,进行空载试运转,检查有无异常振动、噪音。空载运行正常后,进行负载试运转,观察物料输送情况,确保修复成功。
以上内容由耐磨焊丝厂家天津雷公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编辑 咨询电话:182025932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