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雷公
leigongco.com
NEWS CENTER
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182-0259-3233
新闻动态
碳化钨堆焊焊丝的高效应用不仅依赖材料本身的性能,更需严格遵循科学的操作流程。不当的焊接手法可能导致熔覆层剥落、碳化钨颗粒烧损等问题。本文从现场实操角度出发,梳理关键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,帮助技术人员规避常见失误。
一、焊前准备阶段
1. 基体表面处理
除锈去污:采用角磨机或喷砂设备彻底清除待焊区域的氧化层、油渍,直至露出金属光泽;
坡口设计:对深沟槽类磨损部位加工U型坡口,增加熔合面积;
裂纹检查:使用磁粉探伤或渗透检测排查基体隐性裂纹,避免焊接时缺陷扩展。
2. 焊材与设备调试
焊丝预处理:潮湿环境应配备焊丝烘干箱,必要时在焊接前将焊丝进行烘干;
保护气体确认:检查氩气/混合气瓶压力,确保气体纯度≥99.5%;
焊机极性设置:直流反接(焊丝接正极)可提高电弧稳定性。
二、焊接参数控制要点
1. 热输入管理
采用中等电流配合较快行走速度,避免熔池过热导致碳化钨分解;
多层焊接时,严格控制层间温度(手触不烫伤为参考标准)。
2. 焊枪操作规范
角度控制:焊枪与工件保持75-85°倾角,确保熔滴平稳过渡;
运条方式:窄焊缝采用直线运条,宽焊缝宜用锯齿形或月牙形摆动;
弧长调节:短弧焊接(弧长≈焊丝直径)减少气孔产生。
三、施焊过程核心步骤
1. 过渡层焊接
第一层选用韧性较好的镍基或低碳钢焊丝打底,厚度控制在1.5-2mm;
重点保证基体与熔覆层的冶金结合,避免未熔合缺陷。
2. 碳化钨层堆焊
分段施焊:将长焊缝分为100-150mm短段,采用跳焊法减少热累积;
厚度控制:单层熔覆厚度不超过3mm,过厚易引发应力裂纹;
颗粒分布:通过调整摆动幅度使碳化钨颗粒均匀嵌入基体。
3. 收弧处理
收弧时在焊缝末端回焊10-15mm,防止弧坑裂纹;
使用敲渣锤轻击焊道去除浮渣,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熔覆层。
四、焊后关键处理措施
1. 缓冷保护
焊接完成后立即覆盖石棉毡或保温棉,尤其冬季施工需延长缓冷时间;
严禁浇水急冷,防止因温差过大导致开裂。
2. 表面精整
采用陶瓷砂轮片修磨至平整度误差≤0.5mm;
对需要减阻的工件(如螺旋桨叶片)进行抛光处理。
3. 质量检验
目视检查:确认无可见裂纹、气孔等缺陷;
硬度测试:随机抽检熔覆层硬度是否符合HRC60以上标准;
渗透检测:对重要承力部位进行无损探伤。
五、典型问题现场解决方案
问题现象 成因分析 解决措施
颗粒脱落 基体结合力不足 增加过渡层厚度,提高预热温度
焊道开裂 残余应力过大 优化焊接顺序,增加退火工序
熔深浅 电流偏低/速度过快 调整焊机参数,降低行走速度
飞溅严重 电弧电压过高 检查气体流量,缩短弧长
六、结语
碳化钨堆焊焊丝的正确使用是技术细节的累积过程。建议在批量施工前制作工艺试板,通过切割断面观察熔合质量与颗粒分布状态。对于特殊工况(如水下焊接、狭小空间作业),需定制专用焊接工装并配备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。牢记“三分材料,七分工艺”的原则,通过规范操作将材料性能转化为实际应用价值。
以上内容由堆焊焊丝厂家天津雷公焊接材料有限公司编辑 咨询电话:18202593233